笔趣阁 > 刀丛佛影 > 六十、王导以宽 陶侃免战

六十、王导以宽 陶侃免战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笔趣阁 www.6biquge.com,最快更新刀丛佛影最新章节!

    丞相王导在成帝继位后一直参与辅政工作,而他行事作风不拘小节,对自己委任将领的犯法行为多作容忍,不仅仅陶侃对此不满,也招到其他很多朝臣的反对。他们也想过试图废掉王导,削弱琅琊王氏的影响力。但碍于王导“三朝元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和琅琊王氏的势力,其他士族只好听之任之罢了。

    王导的施政纲领无非就是一个“宽”字,而且一直很“宽”,有时简直可以说到了“纵容”的地步。

    郭默矫诏杀了刘胤,就让郭默接任了刘胤的江州刺史——虽然暗里含有防备陶侃的深意。

    随同苏峻谋反的主犯任让因为跟王导关系不错,王导想赦免他,但由于任让杀死了成帝身边的钟雅和刘超,成帝悲愤交加,当然要求坚决处死他,才没按王导的主意办。

    跟随苏峻谋反、中途投降的匡术、路永等那些“爪牙”,事后朝廷饶了他们的性命,王导却还想要逐一给他们加官进爵,只是当时因为有温峤的反对,才作罢。

    但是温峤死了之后呢,那些爪牙就又群魔乱舞登上了政治舞台。什么原因呢?因为王导受了“枕头风”。

    王导官至司徒,是东晋朝廷的实际掌权者,同时作为领导江南士族的风流人物,王导又离不开美酒歌姬。但是他的曹夫人是一个大“醋缸”。

    曹夫人,姓曹名淑。名字“淑”,名不副实,她本人一点儿也不淑女,行事泼辣,特爱吃醋。别说王导身边有美女了,就是见到王导身边有个帅锅,她也要把那帅锅骂上一顿,直到把帅锅砸成“破锅”赶跑了事。所以王导身边不允许有婢妾,也不允许有帅小伙儿。

    无奈之下,王导只好在王府之外另置田宅,养了不少的“小三”、“小四”,并且开花结果、硕果累累,在府邸之外产下了很多子女。

    这些爱妾之中还有个姓“雷”的歌女,深得王导宠爱,这个雷“小蜜”呢,非常喜欢干预政事,常常替王导拿主意,做决策,以致外界有“雷尚书”之称。

    路永、匡术这些爪牙就是通过先巴结王导的“小蜜”“雷尚书”,然后“雷尚书”再吹枕头风,让王导重新起用了他们。

    但是依然有人像温峤一样,厌恶这些反复无常的小人。

    这天,在王导的司徒府里,一群官僚在一起喝点儿小酒,清谈闲聊,其中正好孔群和匡术同时在座。

    王导就发现,御史中丞孔群和右军将军匡术互不搭理。王导知道当时的阜陵县令匡术追随苏峻造反,曾经在宫殿里横行霸道,差点儿杀死孔群。所以孔群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王导任用了匡术,毕竟也有点儿心虚,于是他端着酒杯走过去,敬了孔群一杯酒,然后打着哈哈,说道:“你平时酒瘾这么大,恐怕对身体不利吧?你看那些盖酒坛子的布,用不了多久,就烂了。”

    孔群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不然。大人也知道,那些酒糟腌肉,比不腌的肉,谁更能存放的长久呢?”

    王导听了,跟孔群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见气氛有所缓和,王导趁机说道:“匡将军,能不能过来向孔大人敬杯酒呢?”

    匡术赶紧端着酒杯凑了过来,谦恭地说:“末将特来敬孔大人。”

    哪知孔群乜斜了匡术一眼,便扭转了头,淡淡地说道:“没有必要吧。咳!我虽然也姓孔,我的德行当然不能和孔子相比,可是困苦却同孔子遇到匡人一样,当时很是狼狈。现在虽然春气和暖,鹰变成了布谷鸟,至于有识之士,还是厌恶它的眼睛。”

    匡术一听,脸一下子黄了,只好耷拉着大长脸尴尬无比地坐回原位。

    王导一看,也只好随着大家一笑了之。

    正在这时次子王恬匆匆赶来,在王导耳边说了几句话,只见王导随之脸色阴沉下来,急急忙忙走了出去。在院子里一叠声地喊:“备车!备车!快!快!”

    儿子王恬说:“父亲莫急,儿子早就让人给你准备好了。请上车吧。”这让王导觉得,乖儿子王悦前不久死了之后,这个一向不招父母喜欢的次子王恬似乎变乖了很多。

    原来是曹夫人得知了王导在外边养了好多姬妾,她马上召集了二十多位仆妇丫鬟,带上棍棒,杀气腾腾地直奔目的地而去。

    王导深怕姬妾们会受到曹氏一帮人的凌辱,匆匆上了牛车。路上慌里慌张的王导嫌牛跑得太慢,于是他左手扶著车门栏,右手拿着麈尾,不断使用手中麈尾的柄当鞭子驱赶那只快牛快跑,狼狈之下终于比曹氏先到了一会儿。

    秘书监蔡谟听说这事后,吃饱了撑得没事干,便特意拜访王导。他对王导说:“朝廷恐怕要为王公加九锡了。”

    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这些礼器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后汉书?袁绍传》注引《礼含文嘉》曰:“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之士百人,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jù)鬯(chàng)。”

    由于蔡谟表情严肃,王导以为是真的,便说:“不行不行,我王导何德何能啊,我会绝对推辞的。”

    蔡谟又说:“我没听说过皇帝还要赏赐别的什么东西,只知道有短辕的牛车,长柄的麈尾。”以此取笑王导驱策牛车的狼狈相。

    王导这才知道是在取笑他。一向大度的王导此时也恼羞成怒了,他说:“我和各位贤能一起在洛阳游玩时,哪里听说过这个蔡克的儿子!”

    言外之意还不是:你这个小字辈哪里有资格跟老夫开这样的玩笑呢?你还是到一边擦擦鼻子玩去吧!

    皇上给王导加不加九锡,这都不是事儿,但皇帝对王导的尊重那确实是举世罕见的。

    公元331年(咸和六年)冬,举行冬祭,下诏将祭品送给王导,并说“不必下拜。”王导连连推辞不敢承受。皇帝在给王导的诏书上总是写着“惶恐地说”这样的话,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对王导则称“敬问”,这以后就成了定规。后来每年正月初一,王导入朝,成帝还亲自起来迎接。

    当时天下大旱,王导便上疏请求退职。但是皇帝下诏说:“圣明的君主管理天下,行动都要合乎天道,举止不能偏离了规则,这才能使人伦肃整,万物生长顺利。朕肩负祖宗基业的重任,受着王公的推举辅佐,但不能继承仰接古圣王的遗风,使宇宙万物平安,造成天旱日久,万民忧愁怨胥,国家的不幸,责任在朕一人。

    “郡公贤明通慧,精于道博于理,才志弘大深远,功盖四海,辅助朝政已有三代,国家之典则没有废亡,都是由于郡公像仲山甫那样辅佐的结果。而现在贬低自己的功绩,引咎自责。如果把皇帝的过失,移给宰辅大臣来承担,这更会增加朕的过错。国家治理的万千事机,不可一日不理,明公应该放下谦虚礼让的个人品节,而承担起治世经国的大任。”

    王导坚决地推让,朝廷数次下诏恳请,然后才继续执掌朝政。

    王导平素俭朴寡欲,仓中没有积蓄的粮米,穿衣不同时穿两件帛衣。成帝知道后,送给他很多布匹,以供他私人开支。王导体弱患病,出席不了朝会,成帝就亲自到他府中,置酒设乐,然后用舆车将他接到殿里,成帝就是这样敬重尊崇他。

    当时朝廷财政枯竭库藏空虚,只有粗丝布几千端,出售到市上却无人购买,因而朝廷开支非常困难。

    王导急中生智,就和朝中的一些名贤都用这种粗布做衣裳,于是人们纷纷仿效他们也穿这种衣服,这些布匹的价钱一下子就贵了起来。然后让主管粗布的人拿到市场去卖,每端布卖到一两金。于是王导更加受人仰慕。

    但是陶侃对王导依然不服气,别的大臣对王导的不满可能不好意思表示出来,他陶侃可是既能说出来,又能做出来。

    梅颐,字仲真。他担任豫章郡太守时,犯了罪,司徒王导派人去逮捕了他。陶侃对长史殷羡说:“天子还年轻,政令都由大臣发出;王公既然能逮捕人,我陶公为什么就不能放人!这个梅颐当年在王敦要杀我的时候,救过我,我有恩必报。就请你辛苦一趟吧。”于是派殷羡带上几百人到江口把梅颐夺了过来。

    陶侃写了一封信给郗鉴,说了自己想要入京“兵谏”,要求废掉王导的意思,以此征求郗鉴的意见。

    按说陶侃作为荆州、江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其军事实力早已超过当年的苏峻、王敦了,为什么反而不如王敦、苏峻起兵那样痛快呢?

    这是因为情况变化了——自从公元329年(咸和四年),徐州刺史郗鉴移驻京口,京口遂成长江下游重镇。京口距建康仅二百余里,便于接应,从而大大加强了建康的实力。所以陶侃要想起事,必须征得郗鉴的同意。

    就在这天夜里黎明时分,陶侃大人偶得一梦:

    他梦见自己生长出了八个翅膀,竟然朝天上飞去。

    飞呀飞,飞呀飞,越飞越高,越飞越高,终于到了天庭。

    他走走转转,发觉天庭大门一重又一重,他就直闯而入。

    哦,原来天门一共有九重啊!

    好吧,他要一步步登天,一重重跨越天门。

    走过了八重天门,就剩最后一重了。

    他勇敢地冲了上去,不料想突然间冒出来一个把门的老头。这个老头二话不说,拿起手中拐棍子没头没脑就轮了过来,击中了陶侃头部。

    陶侃“啊呀”一声就从高天上跌落下来,他的八个翅膀也都摔烂了。

    惊醒了的陶侃出了一身的冷汗。这令陶侃懊丧至极。

    这时,长史殷羡带着获救的梅颐来见陶侃。梅颐含着热泪要下拜,陶侃拦住他不让拜。梅颐说:“我梅仲真的膝头,以后再也不会向任何人弯曲跪拜了!”

    长史殷羡说道:“这是郗鉴大人给您的回信,看来他不同意您出兵废黜王导的计划。”显然郗鉴不愿意国内再出现王敦、苏峻那样的内乱了。

    陶侃看了看郗鉴的信,回想了自己的恶梦,淡淡地说道:“咳!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让王导我行我素去吧。”

    殷羡说道:“主公,卑职听说苏峻叛军杀害您儿子的将领冯铁投奔后赵之后,被后赵皇帝石勒任命为边将,正在跟我军对垒的前线布防呢,有机会咱们对后赵作战时,就可以为令公子报仇了。”

    陶侃听后,沉吟半晌,突然哈哈一笑:“冯铁之流,还用得着咱们出马吗?老夫略施小计,就可以借石勒之手收拾他,替老夫报此杀子之仇!来,咱们现在马上就给石勒写信。”

本站推荐: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唐锦绣夜的命名术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凤囚凰邪王追妻坑爹儿子鬼医娘亲三国之召唤猛将明天下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刀丛佛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哎呀可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哎呀可笑并收藏刀丛佛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