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刀丛佛影 > 十二、王弥投汉 刘琨退敌

十二、王弥投汉 刘琨退敌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笔趣阁 www.6biquge.com,最快更新刀丛佛影最新章节!

    太子刘和向父皇刘渊提出建议,要杀掉石勒。

    刘渊说:“呵呵,猎人饲养鹰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们为猎人捕捉猎物。咱的‘猎物’是什么呢?是晋朝,是洛阳。孩子,咱把鹰犬都杀了,咱自己去撵兔子吗?你处事温和,对长辈尊重,唯一一点不足就是度量不大,对手下没有恩德,今后你要注意这些。石勒是个人物,值得借重,另外还有一个人物,也不可小瞧,那就是要投奔咱的王弥。”

    刘和说道:“谢父皇垂训。”就退下了。

    王弥跟石勒一样,也是造反起家,唯一不同的是,王弥有文化,而石勒是个大老粗。

    王弥,东莱(今山东莱州)人。王弥有才干,阅读过不少不同类型的书籍。年轻时游侠于洛阳,跟当时困居洛阳的刘渊关系相当不错。两人有时一起喝酒畅谈,有时一起吟啸高歌,诉说人生困苦,成了莫逆之交。

    永兴三年(306年),东莱郡惤县县令刘柏根叛乱,自称惤公。王弥则带着家僮去追随他,并被任命为长史。及后刘柏根进攻临淄,击败驻守的将军刘暾并逼走青州都督司马略。但不久就被安北将军王浚所派的军队击败,刘柏根也在此战中阵亡。

    王弥于是聚众于海岛之上,但被兖州刺史苟晞的弟弟苟纯击败,唯有逃到长广山作盗贼。

    永嘉元年(307年),王弥与部众在青州和徐州掳掠,自称征东大将军,并杀害了两个太守。太傅司马越派鞠羡任东莱太守以讨伐王弥,但反被王弥所杀。后来苟晞率兵进攻并大败王弥。

    失败了,就想起要投靠昔日的好友、如今的汉王刘渊。刘渊得到王弥投靠的信件十分高兴,任命他担任镇东大将军、青、徐二州州牧、都督缘海诸军事,封为东莱公。

    王弥经历了短暂的失败后,逐渐收拢聚集流亡逃散的残兵,军队重新大为振作。于是王弥派遣部将们分别攻打抢掠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等地,攻陷郡和县,把郡守、县令大多杀掉,聚集了几万部众。这个时候苟晞再与王弥过招,双方已经旗鼓相当,互有胜负了。

    所以,王弥大军势如破竹,攻入许昌。并从朝廷在许昌的武库里挑选了最好的武器,然后带领大军进逼洛阳。他逼近洛阳的消息令洛阳人心震动,宫城门白天也关闭。

    晋朝“实权派”、太傅司马越派遣担任司马的王斌带领五千兵卒进京城防卫,并派遣督护北宫纯带兵保卫京城。晋朝廷诏令以王衍指挥征讨王弥的各项军事行动。

    北宫纯招募一百多勇士,组成“敢死队”,利用王弥一路旗开得胜,顺风顺水,骄傲轻敌的心理,半夜突袭王弥兵阵,令王弥的军队不战自乱,而后王斌趁乱也从侧翼高声呐喊着杀入王弥大军之中。由于是深夜,分不清敌我,王弥大军慌乱之中自相践踏自相残杀,军队受到重创。王弥重新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见进攻洛阳失利,王弥黔驴技穷、恼羞成怒,将洛阳建春门放火烧着之后向东逃窜。王衍派左卫将军王秉追击他,在七里涧追上了王弥大军,双方激战中,北宫纯和王斌突率大军赶来增援,王弥已是强弩之末,丧失了抵抗力,只得仓皇败退。

    经过两次惨败的王弥带领残兵败将逃跑渡过黄河,无路可走,只好投奔刘渊而来。汉王刘渊派侍中兼御史大夫等大臣到郊外迎接,刘渊下旨说:“我将亲自去将军的府第,擦拭座席清洗酒器,诚心诚意对待将军。”

    刘渊接见王弥时,王弥惭愧地说:“败军之将,不足言勇。”

    刘渊哈哈大笑:“王将军此言差矣——我军之内,目前能打到晋朝都城洛阳城下的,王将军是第一人啊!”

    刘渊对王弥极为重用,任命他为司隶校尉、兼侍中,并授以特进职位。

    刘渊的军事力量有了石勒、王弥等人加入之后,力量大大增强。便派刘聪攻打壶关、并州等地,命令石勒带领着手下的七千人为刘聪的前锋都督。

    石勒当先锋,好像也是老熟套子活儿了。现在有了新主子,当然考虑要有新气象。

    石勒跟张敬、孔苌等人协商自己治军的一些整体思路和注意事项。

    石勒说:“咱现在依靠着刘渊这棵大树,当然要服从人家指挥,完成人家分派给咱的战略任务。但是,咱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些长远打算。这也是你们平时给我讲过的。”

    张敬说:“我认为,主公带领我们要成就一番事业,还是要学刘邦的约法三章,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尽量维护胡人部众和汉族百姓的利益,争取民心。”

    石勒说:“嗯,很对。还有呢。”

    孔苌说:“我考虑,咱们队伍里是否也多吸收一部分读书人呢。猛冲猛打要靠武将,可是要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在军事上出谋划策,还需要有一定经验的文官和读书人。晋朝注重门第,一些下层有能力的书生人才都被埋没了,咱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失意文人,把他们收拢起来,加以利用。”

    石勒说:“我也有这个意思。咱们不妨把这部分失意文官和读书人收拢过来,集中到一起,为咱们打仗和安抚百姓出谋划策。就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收拢这些人才,起名叫‘君子营’吧。你们看怎么样呢?”

    张敬和孔苌都很高兴,说挺好的。

    当时的并州刺史刘琨派遣护军黄秀率军援救壶关,被石勒大败于白田,并且杀死了黄秀。于是石勒攻陷了壶关,在壶关一战中立下了头功。

    然后石勒和刘聪兵分两路——石勒率领三万人进犯魏郡、汲郡、顿丘等地,刘聪带领三万多人去攻打并州等地。

    这些地方都是前两年石勒跟汲桑大军攻打过的地方。

    石勒对这些村寨堡垒,也学着苟晞将军的样子,围而不打,搞心理攻势。没想到还真起作用——这五十多个村垒的百姓和兵将都知道石勒将军的厉害,便望风而降。石勒对全部村垒头目都授给将军、都尉的印章和绶带,并从百姓中挑选了五万强壮者作为兵士,对老弱病残的百姓仍让他们在原地安居。石勒在三台抓住并杀了顽抗到底的魏郡太守王粹。

    由于注重了对老百姓的保护,因此,石勒大军不但自身得以壮大,而且在百姓心中留下爱民的好名声。

    当石勒进军常山郡后,西晋安北将军王浚,派他的大将祁弘,带领鲜卑段务勿尘等十余万骑兵来攻打石勒,由于兵力悬殊,新招的兵士缺乏战场经验,石勒在常山的飞龙山上,被祁弘和鲜卑联军打得大败,死伤万余人。石勒只得退据黎阳(河南浚县东)

    就在这时,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匈奴刘渊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遇见了也是败军的石勒大军。

    石勒得知汲桑被乞活军杀死的讯息,正好要找乞活军报仇,石勒是七万多人,而乞活军只不过一万多人。但是“乞活军”旺盛的战斗力,还是让石勒及其众将大吃一惊。

    论一对一厮杀,郝亭对王阳,都是长枪对长枪;田禋对支雄,正好是大刀对大刀;田兰对桃豹,是长枪对大刀;薄盛对郭敖,是方天画戟对长枪。

    几个回合过去,石勒一看,自己这一方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冲其他大将一打招呼,吴豫,郭黑略、刘膺、逯明四人就加入了战团。

    “乞活军”一看对方以多欺少,两人打一个。于是,冉隆、冉襄冲了出来,但是,石勒大军仗着兵多将广,随之,张群、张敬、刘征、刘宝截住他二人又以二对一投入战斗。

    这样一打,石勒一方依靠人多优势,自然占了上风。没半个时辰,杀死了田禋、薄盛、冉隆和冉襄。

    刘膺使用的兵器特殊,先使用的是长枪,等看准时机,趁对手不备,换成了七节长鞭,长鞭一轮出去,缠住了对手田兰,使劲一拽,把他扯下马来,活捉了他。

    吴豫和王阳对付郝亭。吴豫瞅准了机会,投出去一直飞镖。郝亭突见一道亮光闪过,知道对方使用了暗器,身子轻轻一躲,但是飞镖不是冲他本人打过去的,而是冲着他的坐骑。飞镖打在马头上,马倒地毙命,郝亭被掀下马来。王阳和吴豫活捉了他。

    然后石勒率领大军向“乞活军”掩杀过去,把“乞活军”杀得溃不成军,四处逃窜。

    石勒问田兰和郝亭:“是谁杀死了汲桑头领呢?”

    田兰说:“是我杀死的,难道汲桑这样的人,不该死吗?”

    石勒说:“为啥说他该死呢?”

    郝亭说:“第一是他杀死了带领我们‘乞活军’一路东行的恩公司马腾;第二是他为了贪图个人享受,残酷压迫杀害了多少无辜百姓啊?而且他是拿着无辜平民的性命开玩笑——大夏天穿皮袄,做皮褥子,还让十多个小姑娘扇扇子,感觉不凉快了就杀人,你说该死不该死啊!”

    田兰说:“你们是为兄弟报仇,我们是为恩公报仇。反正都是报仇杀人。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不必废话。”

    于是石勒把他们杀了。

    石勒拿着这些“乞活军”头领的人头,带领众弟兄祭奠了汲桑大哥。

    然后石勒厚葬了“乞活军”的这几个头领,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父亲冉隆和哥哥冉襄等亲人都在这一战役中壮烈牺牲,11岁的冉瞻勇敢地挑起了领导这支“乞活军”的重担。冉瞻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石勒杀死了乞活军头领为汲桑报了仇,后来这个冉瞻的儿子冉闵作为“乞活军”头领的后代,他又杀了众多胡人,几乎灭绝了羯族。这是后话)

    石勒随即转而进攻信都(河北冀县),杀了晋朝冀州刺史王斌,并连败多名赶来支援的晋军将帅。刘渊因此提升石勒为镇东大将军。

    石勒打仗连连获胜,但是,刘聪进攻并州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强硬的对手——历史上有名的爱国志士刘琨。

    这天,匈奴骑兵三万多人马在车骑大将军刘聪的带领下,气势汹汹地杀奔并州,消灭了周围的散兵游勇之后,大兵迅速包围了晋阳(今太原),他们知道并州刺史是刘琨,但是不知道刘琨还是个很有才能的将领。

    说起刘琨,大家应该相当熟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闻鸡起舞的“先行者”之一。西晋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金谷二十四友”成员之一。西晋著名的爱国将领。

    能成为一“家”就了不起,人家占了三“家”,可见刘琨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

    当时晋阳城里守军不过两千,刘琨一面调集军队准备死守,一面派人出城求援。刘琨心想,如与敌军硬拼,敌众我寡,必然兵败城破,还是先等等援军吧。可是过了七天援军仍然未到,城内粮草不济、兵士恐慌万状。

    刘琨登上城楼,明月之下,俯视城外敌营,苦思对敌良策。他久久凝视远方,英雄的胸襟,寂寞的壮怀,情不自禁发出一声长啸。慢慢地他借着皎洁的月光,发现匈奴兵有些骚动——“哦,看来是我的长啸惊醒了他们。”

    这一下启发了刘琨,忽然他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嗯,对了,咱也这么办。”

    于是刘琨叫人取来匈奴人最喜爱的乐器——胡笳,朝匈奴兵营吹奏起来。刘琨本来就是个音乐家,他自己弹奏的胡笳曲是那么悦耳动听,又是那么哀伤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又像是年轻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刘琨精通音律,他创作的作品称为《胡笳五弄》,包括《登陇》、《望秦》、《竹吟风》、《哀松露》、《悲汉月》五首琴曲,琴曲中融入胡笳音调,描写了塞外荒漠苍凉的景象,抒发了思乡和爱国之情。

    《胡笳五弄》一直流传到唐代,当时的著名琴师赵耶利,曾将它们加以修订并编入谱集,现存唐人手写的《幽兰》文字谱后列有这五个曲目,唐代盛行的《大胡笳》、《小胡笳》也有可能是吸收了《胡笳五弄》的艺术成果,曲中也包含着胡笳音调。

    刘琨一遍遍地吹奏着他创作的的乐曲,连他自己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时,忽然有人发现匈奴兵营有了动静,传来“呜呜”的哭泣声。

    “报告刘将军,敌营有人在哭。”卫兵报告刘琨。

    刘琨说道:“有效果就好。命令会吹卷叶胡笳的军士全部到城楼上来报到。”

    于是刘琨很快组成了一个胡笳乐队,朝着敌营那边一遍遍吹起了《胡笳五弄》。他们吹得既哀伤、又凄婉,匈奴兵听了军心骚动。他们的哭声更大了。

    第二天一早,卫兵赶来报告:“匈奴兵已经全部撤走了。”

    刘琨听了,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担。

    原来,胡笳本来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只不过是被汉族将领、音乐人才刘琨刺史发扬光大并加以利用了。昨夜刘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乡之情,并很快感染了大部分将士。尽管大将刘聪对他们百般打骂,劝说,但是他们依旧思乡心切,士气低落,有人还结伙逃回去了。大将刘聪眼看将士们已无心作战,就下令连夜撤兵,退回家乡去了。

    凭着一首胡笳曲子,救了一座孤城,刘琨胡曲退敌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给读者的话:

    王弥、刘琨后来都是石勒的强敌啊。

本站推荐: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唐锦绣夜的命名术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凤囚凰邪王追妻坑爹儿子鬼医娘亲三国之召唤猛将明天下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刀丛佛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哎呀可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哎呀可笑并收藏刀丛佛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