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永乐之盛 > 171.匡愚:治人也要治地

171.匡愚:治人也要治地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笔趣阁 www.6biquge.com,最快更新永乐之盛最新章节!

    转眼便过去半个月,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山东经常传来蝗虫的消息。

    陆续有河南一带逃灾的百姓,四处往京城赶来,匡愚跟着成渊许久,干劲也比以前更加充足。

    城外千亩暖棚改了个很骚气的名字:镇国书院。

    民报和官府的邸报都刊登这一消息,所以有关暖棚更多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大明所有官员手里。

    邸报和民报一旦刊登出与平时不一样的消息,立刻就会引起京城不一样的讨论。

    这种反常的讯号能够让官员不停地去研究。

    镇国书院这四个字,显然已经开始渐渐被官员所注意,当然它也跟成渊这几个字牢牢的捆绑在一起。

    许多官员不明白,光靠着鸭子,晒干的藤蔓,红薯,玉米,就可以救灾?

    那置大米跟麦子于何地啊。

    而成渊是没时间去听议论的,他把京城能买的鸭子都集中到一起,这期间红薯也开始被推广起来,有不少百姓来到镇国书院请教红薯是怎么种植的。

    再加上朱棣为了感谢成渊,将城外寺庙附近,城外的良田将近五千亩,都赐给了成渊。

    有了大量的土地种玉米苗和番薯。

    虽然是五月,但是从暖棚里移栽出来的苗木要比外面的苗木高出一大截。

    匡愚每天跟着成渊,忙的也是团团转,每日就是镇国公府和镇国书院来往。

    成渊常常带着匡愚去太医院和朱棣那里。

    两人黑不溜秋的,成渊原本很白的脸被晒的像只泥鳅。

    他跟着匡愚医术也会了很多,连简单的切脉也会了。

    纪纲和宫里的内侍看见成渊,都笑着打趣。

    太医院选拔医士在即。

    各府的医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唯独匡愚事不关己,也不着急,整天就跟着成渊跑来跑去。

    他今天又跟着成渊进宫去了。

    到了谨身殿,朱棣看着自己女儿的驸马倒是跟匡愚更加有夫妻相。

    打趣两人道:“你们两晒的一样黑,这是夫妻相。”

    朱老四,我可不好龙阳之风......

    成渊则是胡子拉碴的,眼睛直勾勾盯着不远处的一盘菜,忍不住想要提问题。

    朱棣放下奏疏,坐到桌旁,看着那双直勾勾盯着自己饭菜的人,清了清嗓子:

    “看什么?俺今儿不给你管饭。”

    成渊面带微笑,:“这红薯叶子多难得,给灾民都不够,陛下你怎么吃这个。”

    “红薯叶子在盛世不算什么,但是在灾荒时,就算再老的叶子,也比观音土,树皮和草根好。

    臣为了它能送到山东与河南偏远地带,才想着它珍贵。

    全部将它制成菜干,可以救命。陛下吃这个可能会难以下咽?”

    朱棣摇摇头:“朕靖难时都吃,没那么多的要求,朕的子民吃一天,朕就吃一天。”

    虽然朱棣学朱元璋节俭,但是也不会天天吃糠咽菜,成渊才问他习惯不习惯。

    谁知道朱棣说自己吃白馒头加这种红薯叶子,感觉味道还不错。

    “朕打算让宫里人都吃素,蝗虫什么时候结束,朕再解了这个要求。

    当然,皇太孙和孕妇除外,你国公府也要照做。省下来的粮食送到山东等地。”

    听到朱棣补充的条件,成渊这才放心点头。

    ..........

    成渊看着司农寺的官员给宫里摘自己种的红薯叶子。

    提醒道:“你们别对着一处薅叶子,要每个都宠爱下,雨露均沾,否则我的红薯要不长了。”

    司农寺官员愣了半天,笑这点头。

    匡愚则是觉得那些农户不擅长培养有的菜苗和试验田里的稻谷,担心苗子被糟蹋。

    气的直跺脚,一通呵斥。

    本该斯斯文文的大夫变得像个爱地如子的农民。新

    这些试验田的苗就是他和师傅的命根子啊,一把屎一把尿带大。

    想了想,匡愚就过去跟成渊商议:“师父,药书可教人,为何我们不写几本种植经验的书,将种植心得和病虫害写进去。”

    这个提议成渊想过,但是没有去做。

    他只是在暖棚旁盖了一座院子,里面放着木板做黑板,不忙时就把大棚干活的农人叫到一起,让他们打理时注意问题。

    “治人,也可以治地,这次山东的蝗虫,就像师父说的,地生病了。所以我这几天有些想法。”匡愚说道。

    成渊来了兴趣:“那你说说有什么可以驱虫的农药。”

    大明时代肯定是没有农药的,目前也不可能立刻搞出来化学。

    中华民族的中医是很伟大的,有些中药利用起来可以做农药。

    苦楝的苦楝素能有效地防治多种作物蚜虫、茶树绿叶蝉、稻飞虱,棉蚜,蔬菜白粉虱等刺吸式害虫及菜青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对防治多种作物蚜虫、蔬菜菜青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猿叶甲、二十八星瓢虫等害虫有特效。无有害残留、无污染。

    成渊道:“匡愚,今晚回去我们翻一翻药书,好好的利用中药防止红薯和水稻这些的病虫害。”

    正值初夏,师徒两人出来时,太阳如火炉般炙烤着应天府,前几天又下了场雨,两边的土渠里还有雨水。

    官道上除了进城的少数流民,路上没有几个行人,树叶有气无力的蔫着。

    天气闷热的让人昏昏欲睡,成渊看了眼远处的水湾。

    水湾里荷花长得很不错,几个农户正撑着小船在荷叶里穿行。

    荷叶像两边分开,几尾活蹦乱跳的鲤鱼就被送到船板。

    成渊挥手:“来人。”

    “国公爷,您有何吩咐。”

    “去,买两条活鱼带回府。”

    匡愚不解,这鱼一点也不肥啊。

    成渊似乎看出他的疑惑,笑道:“这鱼天然,自然生长。”

    两人骑着马回国公府。

    匡愚边走边请教成渊:“上次师父说,遇到灾民众多时,要隔离消毒?”

    “是这样,往往旱灾和灾后,都会出现传染源,这种情况下,便需要采取隔离。而且大夫用的东西要常常消毒。

    这样传染源会降低,对于传染类疾病,要及时且准确,找到源头,才可以遏制。”成渊耐心解释。

    古代喝生水的很多,也不注意卫生,有些细菌和疾病一旦出现,百姓就会成片的生病死亡,感染风寒都可能要命。

    回到国公府,成渊想着把鱼带去厨房。

    这些厨子每次做的鱼汤太腥气,他今天打算叮嘱下。

    厨房院子,有个麻利的婆子在切菜。

    嫩藕切成薄片,味道清香,盆子里是几个活蹦乱跳的虾子,洗的干净黄橙橙的枇杷果,这些都是给安成准备的。

    成渊正要进去,便看到切菜的妇人一手提起大木桶倒水。

    他看的有些呆,府里几个婆子提不起来。

    只有每次管事的刘大锤和他可以提起来。

    这个普通的妇人力道如此大?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永乐之盛更新,171.匡愚:治人也要治地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

本站推荐: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唐锦绣夜的命名术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凤囚凰邪王追妻坑爹儿子鬼医娘亲三国之召唤猛将明天下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永乐之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会说话的眼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会说话的眼镜并收藏永乐之盛最新章节